您所在的位置:黄冈中学广州学校 > 全面教育 > 品德教育 > 责任教育 > 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责任教育的重要性

一、              责任教育的意义:

当代中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他们既感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又面临着各种各样思想观念的冲击,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极端享乐主义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因此,加强中学生责任教育很有必要。

要坚持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相协调,反对只讲金钱、不讲道德、不负责任的错误倾向,在实践中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思想保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              责任教育的内容:

责任教育可分为:自我责任心教育、对他人责任心教育、对家庭责任心教育、对班集体责任心教育和对国家、社会责任心教育。

在自我责任心教育方面包括: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自己的生命健康负责,对自己的意志和品格负责。

对他人责任心教育包括对同学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老师负责,对社会上其他人负责。要教育学生学会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助人为乐,礼貌待人,关心同学,关心一切需要关心的人,要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要有“你得到帮助,我得到快乐”的胸襟。

对家庭责任心教育也就是要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家庭分忧解愁,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经常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三、              中学生责任意识现状:

(一)责任情感强过责任能力

中学生中不少人对一些事情,有心尽责,而无力尽责。责任认知强过责任行为,不少学生可以判断出负责与不负责的是非,但不能把正确选择付之行动。

(二)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

他们不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不可否认当代学生是有理想的,他们希望自己成名成家,出人头地,但有的仅仅局限于实现个人理想的梦幻里,而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起来。

(三)对朋友责任感意识强一些,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意识有时显得有些模糊

(四)在个人的奋斗目标上表现为个人意识较强,国家、社会意识较弱,中学生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凡事从“我”出发,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

 

四、              如何进行中学生责任教育:

(一)突出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责任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我责任感认识与体验为切入口,在班级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自我教育。通过讨论同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如何共同解决,充分开发和扩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潜能,使学生在平等、互助的环境中找出差距,让学生制定相应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责任发展要求等,使学生尽快找到自己的坐标。

(二)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责任教育

富有责任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是靠以对父母的“孝”为中心而推演出对上级、组织、领导、君王的“忠”,对下级、晚辈的“仁”,以及对朋友、同事、平辈的“义”。这套礼治秩序所贯穿的精髓实际上就是“责任”二字。通过感悟历史人物的人生价值,净化了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了冲击。激发学生对人民、对社会关切的思想感情,自觉地树立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转变观念,贴近现实

1、转变过分注重考试成绩的观念。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我们要注重成绩,但不能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而且,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仅会导致我们在处理一些问题时犯简单、粗暴的毛病,不能很好的深入到学生内部,也会导致一些学生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对学校、班级、各种学习和活动缺少责任心和爱心。

2、转变责任教育过于理想化、成人化的倾向。责任教育要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否则,容易导致学生对一些基本的责任被忽视,造成“大事做不了,小事不能做”的真空状态。

3、转变责任教育“重灌输,轻疏导”的倾向。责任教育不能注重条条框框,死记硬背,使原本应以实践性为基本的责任培养流于形式。

4、抓反复,反复抓。教师在责任教育上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常抓不懈。

(四)丰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责任品质。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班级的各项活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

1、通过军训活动和广播操比赛,培养学生具有严明的纪律,行如风坐如钟的军人风格,吃苦耐劳和对挫折的耐受力,培养学生集体责任感;

2、通过引导学生写周记、写家信、自我总结评价等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家庭责任感;

3、通过开展“献爱心”活动,培养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情感。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让责任教育成为中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返回上页